1 2 3
1 2 3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导航

惠州市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

发布者: 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2-09-12    浏览次数:1699  

惠州市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

为了更好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和《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推动惠州市教育实现科学发展,提升区域教育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公民的综合素质,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增强教育服务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能力,依据《中共惠州市委、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家、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实施意见》,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十一五”期间,惠州市大力实施教育公平、优质、高效、跨越发展战略,强化政府责任,教育投入倍增,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教育强市建设进程,初步形成公平合理、充满活力的现代教育体系,教育发展水平快速提升。

(一)发展基础

1、优先发展地位切实确立

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十一五”期间,随着惠州社会经济发展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确立新理念,采取新举措,切实确立教育发展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明确提出“惠州今天的成就,离不开抓好教育;惠州明天的发展,还必须依靠教育”,“高质量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高素质人才支撑高水平发展”,“教育惠民”等论断。强化政府责任,加大教育财政性投入。全市预算内教育经费总投入从2006年的12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4.89亿元,是2006年的2.91倍。市委市政府统筹规划全市教育的发展,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明显提高,教育工作者的职业幸福感不断增强。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高分通过,提前一年通过“教育强市”省督导验收。

2、现代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经过不懈的努力,区域性现代教育体系的构建已具雏形,各级各类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从2005年的79.41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94.48万人,增长了19%。2010年,全市有幼儿园351所,适龄幼儿入园率为87.73%;义务教育阶段学校892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1.41%,初中阶段入学率为100.75%;高中阶段学校76所,其中普通高中(含完全中学)33所,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43所,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0.6%;高等院校3所,其中全日制公办本科综合性院校、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和电大各1所,户籍人口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30.5%;公办特殊教育学校1所;民办教育蓬勃发展,民办中小学校为121所;成人教育、社会教育和社区教育加快发展。

3、城乡教育均衡初见成效

市政府制定《惠州市关于深化城乡教育联动,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在全省率先实施城乡教育联动发展计划,推动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初显。惠阳区成为广东省三个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之一;2006年,107所农村学校和97所城市学校结对“联姻”,2009年第二轮城乡联动中有121所城市(优质)学校与158所农村(薄弱)学校结对,共有114所学校参与广东省“千校扶千校”活动;实行普通高中省一级以上学校招生指标分配制度,2008-2010年全市优质高中学校共将16000余名招生指标直接分配到初中学校;城乡教育信息化水平差距缩小,目前全市90%的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和70%的农村完全小学已实现上网,其中惠阳区、大亚湾区的中小学校100%实现上网;实行市级财政专项资金补助山区农村教师,实现县域内城乡中小学教师待遇持平。

4、体制机制改革大胆创新

教育事业发展实现大跨越源于持续的改革创新。“十一五”期间,为了加快全市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教育公平,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在各级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遵循教育规律,敢于打破常规,勇于改革探索,推动教育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在全省率先探索实践旨在有效解决中小学教师待遇的“两持平一鼓励”的做法,后来转变为全省推广的中小学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两相当”政策;在全省率先进行中等职业教育布局调整和管理体制改革,率先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和产学研合作,“三环对接”的办学模式享誉全国;在全省率先设立“教育服务大厅”,率先建立困难教师医疗救助机制;在全省率先评选市域范围的“首席教师”和“乡村明星教师”;创立了“9+6高中教育联盟”、“面上高中教学联盟”、“市直学校金拳联盟”和“核心备课组”等全市普通高中“一盘棋”新的教学管理机制。

5、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充

以创建教育强市和学校上等级为抓手,增加优质教育资源,满足人民群众需要。惠城区、大亚湾区和惠阳区等6区(县)成为省教育强区(县),全市教育强镇数量达到52个;全市已有10所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8所省一级高中学校,12所市一级高中学校;中职学校中已有8所“国重”学校、14个省重点建设专业点,高中阶段学校优质学位比例达到85.4%;全市公办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达到89%。优质教育资源的大幅增加,提升了学生培养质量,以普通高考为例,本科上线2007、2008和2009年连破5000、6000、7000人大关,2010年更是大幅攀升至近9000人,比2005年翻了一番多。全市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年均在96%以上。

(二)主要问题

1、教师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专任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状况与现代教育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学历水平偏低,小学专任教师还有20%没达到大专学历,初中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只占54.7%,高中专任教师中研究生只有5.81%,学前教育和高等教育教师学历水平亟待提高;专业水平不高,名师、名校长不多,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缺乏,农村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水平滞后;专业结构缺失,义务教育阶段图、音、体、美和信息技术等学科的专任教师配备不足。

2、学生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增强

学生综合素质水平与素质教育要求差距较大。现代公民素质培养有待提高,受传统观念和行为惯性影响严重,中小学教育中片面追求分数和升学率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变,导致学生知识面过窄,视野不开阔,思维欠灵活,实践能力弱。直接表现为高层次各类竞赛获奖人数少,高校自主招生中优秀者不多,普通高考的重本率与珠江三角洲核心圈差距超过一倍。

3、城乡教育统筹有待进一步深化

城乡教育发展水平差别仍然比较明显。优质学校教育资源几乎都集中在市区和县城,农村地区学前教育机构、中小学的设施设备、师资素质、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与城区学校存在较大的差别。对农村学校的支持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城乡教育统筹的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才能确保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的大力改善和办学水平的快速整体提高。

4、学校布局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

各级教育机构的设置和分布不尽合理。全市尚有近三分之一的乡、镇(办)没有设立公办中心幼儿园,托幼机构和早教机构的建设有待加强;在中心城区和经济发展较快的中心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大班额”现象还比较突出,一部分地区学校办学规模偏小,学校布局优化任务还没最终完成;特殊教育学校全市四区三县只有2所,达不到相关规定的要求。

5、现代教育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各级各类教育中,学前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相对滞后。目前,学前教育毛入学率和优质幼儿园的比例不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与发达地区有较大差距;全市劳动适龄人口平均教育年限9.3年,低于全省9.5年的平均水平,社区教育活动和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6、现代教育保障有待进一步强化

区域教育现代化的保障条件存在短板问题。适应发展需要的教育投入总量的确保机制需要建立;学前教育的政府责任需要更加明确;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需要不断增加;中等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规范和渠道需要确立;市级教育科研机构需要建立,市县(区)两级教研部门力量有待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需要加快;民办教育的扶持和规范力度需要加大。

(三)面临挑战

1、发展方式的转变使教育发展面临新要求

建设世界级的石油化工基地、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广东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粤港澳地区休闲度假旅游基地、全国统筹发展的综合改革实验基地,是惠州未来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的目标。“五大基地”和自主创新型城市建设急需大量高端专业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力,给惠州教育提出新要求。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如何提高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中小学教育如何更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时如何更充分满足人们多元化的教育需要。

2、珠三角的一体化使教育发展面临新任务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把惠州从粤东板块纳入了珠三角板块,对惠州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惠州教育发展需要重新定位,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和中山的教育成为自己追赶的重要标杆,迅速融入珠三角核心教育圈成为新目标,使惠州教育面临新任务。如何尽快缩短与珠三角先进地区的距离,如何加强深莞惠的教育合作,如何充分利用珠三角区域内的教育资源,如何拓展教育对外交流的空间等。

3、城市化进程加快使教育发展面临新需求

工业化、市场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必然导致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惠州未来的城市化进程会提速,人口向中心城区、县城和经济发达乡镇聚集,流动人口规模大量增加。城镇居民对教育服务有更高、更多样化的需求,学校建设需要与城镇发展相配套,向惠州教育提出新需求。如何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的质量和品位,如何提供更多选择性教育服务,如何提前进行学校布局的规划,如何有序地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等问题。

4、文化惠州的建设使教育发展面临新使命

广东要建设文化强省,惠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新兴的工业化城市,为了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内涵和品位,也提出了建设文化惠州的目标。教育是教化人伦,传承文明与文化的重要的途径,因此,惠州教育在未来发展中将面临新使命。如何加强对儿童、青少年学生的公民教育,如何在学校教育中继承和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发挥学校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如何组织和开展立足于本地文化的多样性学生实践活动等。

5、教育现代化推进使教育发展面临新矛盾

国家和省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实现教育现代化是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惠州教育也要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步伐。教育现代化的内涵深刻,不仅是设施设备、经费投入和物质环境等的现代化,而且更是人员队伍、体制机制和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因此,惠州教育将会面临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更要突出强化软件建设的新矛盾。如何让教育管理人员、教师和家长等具备现代教育观念和思维,如何构建现代教育的体制、机制,如何达到现代教育的质量和文化标准等。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组织实施国家和省《教育纲要》,坚持统筹规划,重点突破,分类要求,分步实施的原则,着力培育品牌,注重内涵发展,建设国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市,不断提高教育均衡化、多元化、优质化、全民化、信息化、国际化和现代化水平,努力开创惠州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为在更高标准上建设科学发展惠民之州提供强大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基本理念

1、惠民发展的理念

教育改变人生,教育保障公平。发展教育关系社会福祉,关系百姓幸福。坚持办人民群众满意教育的思想,努力为每一位公民提供同等的教育机会,构建随时随地满足每一位公民学习需要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2、人本发展的理念

教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人力资源是教育现代化的第一战略资源。坚持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的思想,注重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重视人的发展,重视每一个人的发展,重视人的可持续发展,重视人的全面发展。

3、超前发展的理念

今天的教育决定明天的发展,教育具有为未来服务和成效滞后的特点。坚持教育发展快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思想,切实把教育发展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做到规划先行,政策倾斜,投入优先,发展超前,实现后发赶超先发的目标。

4、优质发展的理念

提升教育的质量和品位是普及任务完成后新的任务,反映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坚持质量为重,促进内涵发展的思想,大力提高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学生培养质量。

5、创新发展的理念

改革创新是加快区域教育发展的动力,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教育实现超前发展的必由之路。坚持敢于打破常规,从实际出发探索新路的思想,尝试各种各样在尊重教育规律前提下的促进教育发展的新举措。

6、特色发展的理念

形成区域教育特色品牌是区域教育发展提升层次,扩大影响,充实内涵的必然要求。坚持培育特色品牌,形成教育改革和发展独特优势的思想,在注重共性发展的同时,突出差异发展和错位发展。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15年,惠州教育实现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主要指标达到珠三角平均水平,形成较为完整的、具有活力和特色的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在实现教育公平、推进义务教育市域城乡统筹方面形成典型经验,成为国家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市,基本进入学习型社会,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成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初步打造成为人力资源强市和南方教育高地的重要节点。

2、具体目标

——规模发展目标

全市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2013年达到93%以上,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在中心城区和经济发达镇街开始普及;2015年全市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5%,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在全市铺开,参与率达

到50%以上,0-6岁儿童的家长及看护人员普遍接受科学育儿指导。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保持100%,辍学率控制为0;初中毛入学率达到100%,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7%,年辍学率低于1%。户籍人口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2%。2011年,惠阳、惠东、博罗、龙门县(区)均建成1所标准化特殊教育学校,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7%以上。县(区)各种公共教育设施不断完善,学校创造条件有组织、有计划地向社会开放,社区各种教育设施明显增加,学习型社区、学习型村镇建设成效显著。

——结构优化目标

2013年每个乡镇(办)建成1所规范化乡镇中心幼儿园,公办性质乡镇中心幼儿园比例达到80%以上,全市规范化幼儿园比例达60%以上,全市90%以上的常住人口规模达4000人以上的行政村建成幼儿园,基本实现就近入园;2015年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显著增强,所有幼儿园达到基本办园标准。2013年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基本达到科学、合理要求,实现县(区)域内的城乡一体化,符合政策规定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就读问题得到妥善解决;2015年实现市域内城乡教育均衡,圆满完成国家和省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任务。市、县等中心城区“大班额”问题基本解决,形成公民办中小学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局面,开办1-2所国际学校。2013年初步构建满足区域发展需要、与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各层次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普高与中职、中职与高职协调发展;2015年,集约化、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基地基本建成,构建起满足区域需求、与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等教育的层次、专业和学科覆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度显著提高。

——质量提升目标

2013年,全市公办幼儿园比例达30%;2015年,全市规范化幼儿园比例达80%以上;加快省级优质幼儿园的创建工作。全市七区县全面通过“省推进县域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督导验收,100%的乡镇成为省教育强镇,100%义务教育学校成为规范化学校,非义务教育阶段等级学校(园)比例大幅增加,100%普通高中学校为市一级以上学校。建成1所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学院;创建2~3所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5~8所省级示范性中职学校和1~2个国家级县级职教中心;建设1所国家级示范性高级技工院校、1所国家级示范性中等技工学校。10%以上的学校成为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实现“班班通”的目标,100%学校实现与省基础教育网络互联,95%以上学校建立学校网站。2013年,全市超过80%的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创建为人民群众满意学校。

教师队伍专业水平明显提高。园长、校长100%持证上岗,幼儿园专任教师学历100%达标,本专科学历比例不断提高;小学专任教师大专及以上学历达到90%以上,初中专任教师大专以上学历达到100%,其中本科学历达到70%,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达到95%以上,其中硕士(或具有硕士同等学力,包括硕士研究生课程班)比例达到10%以上,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专业教师占专业教师的比例达到60%以上,小学具有中学高级教师职称和中学具有正高职称的教师人数逐年增加,省级名校长、名教师的数量与区域教育发展水平相适应。中小学教学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支持人员教育技术能力95%以上达到《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高等院校师资队伍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的比例明显提高。

市域义务教育城乡均衡发展典型经验形成,并在国家和省主要的媒体上得到宣传、推广。县(区)及学校特色化建设初见成效,每个县(区)基本形成1-2个特色鲜明的教育品牌,建成50所在德育工作、课程教学、体育艺术和科普教育等方面的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德育工作创新成为惠州教育的新亮点,形成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成长指导体系,建立起以标准化、特色化校园文化体系,覆盖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规范化、多元化、个性化养成教育体系。“科研兴校 科研促教”形成新局面,成立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不少于30人,各县(区)教研室人员不少于15人,争取达到占中小学在编教师人数的千分之五,市、县(区)、乡镇(办)和学校四级教育科研网络常态运作,省级课题立项和成果获奖逐年数量增加。学校规范化管理实现新突破,100%学校运用《学校管理标准化流程参考手册》指导办学,成效显著。全市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教育系统获得省级以上奖项或荣誉的数量逐年增长;普通高考本科率达到或超过珠三角平均水平,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中高职学校建成若干国家和省级名牌特色专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自主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惠州学院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数量达到3-4个;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5年以上。

——体制改革目标

建立体现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要求,确保惠州教育超前发展的经费保障体制;建立更加开放、多样、灵活,有利于吸纳社会资源参与各级各类学校发展的办学体制;建立具有职责分明、公开规范、宏观统筹、微观服务、学校自主为特征的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市域城乡教育统筹发展“九个一体”机制,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目标的实现;建立创新的校长、教师培训和激励机制,进一步优化队伍建设;建立民办教育的资助、奖励和监管的机制,促进民办教育的健康、规范发展;建立更加完善的优质普通高中均衡招生机制,推动初中学校均衡发展;建立保障中职教育快速发展的财政投入机制,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建立中高职一体化发展机制,实现中职与高职专业培养的衔接;建立中小学校园安全与后勤保障的新机制,落实平安校园建设;建立积分就读机制,有序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读书问题;建立学前教育的政府资助机制,加快幼儿教育的普及;建立保障、减免、帮扶等多个层面的助学制度,保证学生不因家庭贫困而辍学;建立教育对外交流、合作机制,加快教育国际化的步伐,具体在对外教育交流、师资培训和高校对外合作办学等方面取得突破。

三、重点任务与项目工程

(一)重点任务

1、全力实现市域城乡教育一体化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内涵和主要表征。各县(区)在“十二五”期间要把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作为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市的主要任务。

各县(区)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推进过程中,要抓住“学校布局、教师待遇、学校管理和学生成长指数”四个关键点;遵循“强化软件升级,以校长和教师为本,城乡共扶、共帮、共赢和追峰填谷”四项原则;着力推进五个创新(以构建大学区名校托管联合体,学校实质兼并、一校多区、共同发展、统一考评的学校发展创新机制。实行统一考核、绩效挂钩、奖优惩劣为原则、“两测三率”为内容的校长考核创新机制。以大部制、标准化、扁平化、流程化为特征的学校管理创新模式。以名家讲坛、名师授徒和名校进修为主要特征的教师培训创新机制。以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一体化、系列化和一至九年级全程化监测体系为核心的教学质量保障创新机制);快速实现五个突破(一是突破优秀师资“一校独享”的瓶颈,实行优秀师资“刚性流动”和“跨校聘用”。二是突破“一师任课一校”格局,实行教师“镇有校用”或“县有校用”的无校籍管理。三是突破教研活动覆盖面窄的难题,实行城乡学校教研联盟活动制度。四是突破考核平均化的做法,实行“存量不变,增量考核”绩效考核机制。五是突破农村教师补充困境,实行农村师资定向培养制度)。

2011年市财政设立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政府奖励基金。各县(区)在2011年建立完善符合自身情况的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推进机制,在学校建设标准、教职员编制标准、工资标准和公用经费标准方面,适当向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倾斜,缩小城乡学校的差距;扎实推进第二轮城乡教育联动发展计划,建立县域内城乡教师、校长交流制度并积极落实,建立客座教师聘请制度,充分利用优秀教师资源;切实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

加快以“九个一体”(城乡学校结对一体联动,校长队伍一体建设,教师队伍一体配置,教育品质一体提升,德育工作体系一体构建,教育经费一体落实,学校布局一体规划,设施设备一体完善,信息化建设一体推进)为实施途径的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进程。各县区在2011年上半年要制订出“九个一体”的推进计划并积极实施,在2015年基本实现“九个一体”。

市督导室出台《惠州市城乡教育一体化督导评估办法》,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定期对县(区)通过城乡教育一体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进行专项督导检查,并将督查结果进行通报,接受社会和公众的监督。

通过以上措施,各县(区)到2013年实现“三对等一保障”(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水平基本对等、教学水平基本对等、学生成长指导水平基本对等、学校办学条件基本保障)的县(区)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目标,到2015年基本实现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使之成为惠州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品牌。

2、分类推进县(区)域教育现代化

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是惠州教育发展未来五年重要的目标内容,必须把推进四区三县如期通过“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县)”省级督导验收作为主要抓手。

对照验收标准,结合惠州实际,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工作重点在于解决素质教育、队伍建设、教育信息化、学前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习型社会建设以及教育国际化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县)”省级督导验收的时间规划如下:2013年,惠城区、惠阳区、大亚湾区和仲恺区完成省级督导验收;2014年,惠东县、博罗县完成省级督导验收;2015年,龙门县完成省级督导验收。

市委市政府出台《惠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决定》,具体部署各项工作。要求从科学发展和教育惠民的高度认识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大意义,成立市、县(区)两级领导小组和工作办公室,制定市、县(区)实施方案,实行责任问责制,建立工作评估和监督机制,鼓励各地探索切实可行的“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区)”创建方法和途径。

3、着力加强教育管理干部和教师队伍建设

要树立教育发展以师为本的理念,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敬业爱岗、业务精湛、乐于奉献、充满活力、持续发展、专业型与通才型相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把队伍建设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工作重点。

要确保教师队伍入口的质量关,建立高标准的教师准入制度。从2011年起,新进入的小学教师力争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并逐年提高本科学历教师的比例;新进入的初中教师的第一学历力争本科以上;新进入的高中教师应逐年扩大硕士研究生所占比例,2015年争取达到30%以上,本科生则应以重点师范大学毕业生为主。所有新进入的应届师范院校毕业生和在职教师,除符合特殊人才引进标准的外,一律通过公开招聘、相关考试方可调入。对拔尖人才,则应建立“教育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简化手续,加快引进。市教育局将尽快制订出《惠州市教师准入制度》,各县区随之制订《教师准入制度实施细则》。

采取切实措施,加快提升农村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十二五”期间实施一系列创新措施:一是,政府出资,定向培养,由政府与高考上线生签订合同,政府负担其专科或本科学费,由高校负责培养,毕业后到偏远农村学校任教10年以上,以充实农村小学和初中教师队伍;二是,继续实行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上岗的退费政策,各县区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要主动进入高校宣讲,吸引合格毕业生到本市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任教;三是,在学校建设标准、工资标准和公用经费标准方面,适当向农村学校倾斜。对在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任教满十年以上的教师由政府发放特殊津贴,鼓励他们扎根农村中小学。改善农村学校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缩小城乡学校的差距;四是,实施农村学校全员培训工程,进行分层分类培训,以教育教学技能培训为主,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五是,在全市范围内,除学校布局、学校性质、学科结构调整等组织行为和个人特殊情况外,未经教师所属地教育行政部门同意,不得从农村到城镇、从城镇到城市、从县区属学校到市属学校调动教师。

创新培训内容、形式、途径与机制,提升教育管理干部、班主任和科任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探索建立国内知名师范院校合作的“共同体”,开展各类培训工作。教育管理干部和教师培训应该按照《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区)评估方案》进行,做到目标明确、分层分类。首先是学历培训。要按照《评估方案》的要求,厘清目前教育管理干部和教师队伍的学历差距,创新培养机制,采取提升新进入教师中硕士研究生比例、鼓励在职教师就读教育硕士、联系相关高等学校在惠州单独举办教育硕士培养点等措施,尽快使两支队伍的整体学历达到《评估方案》的标准。对教师参加“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习,且专业对口,取得硕士研究生和教育博士毕业证,分别给予奖励。到2015年,全市高学历教师大幅增加,公(民)办幼儿园、小学教师本科以上学历分别达10%、(5%)、15%;初中、高中、职业学校教师中,硕士以上学位者分别达到10%、20%、20%以上。其次是对于教育管理干部的在职培训,遵循分层分类的原则。对于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干部的培训,侧重于提高政策法规意识,提升系统思维能力和服务学校、教师的水平;对于校长,则重于学校管理水平,理论思维水平,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知识面和视野方面的培训;对学校中层干部的培训侧重于岗位知识和技能的充实与执行力的提升。对于不同层次学校的干部培训,还应该在内容和方式上有所区别。三是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建立专门培训制度和机制。建立班主任职级制,试点班主任专业化、职业化改革,建立市、县(区)、镇、校的班主任荣誉层级和名班主任工作室制度。四是加强科任教师的在职培训。实行名家讲坛、名师授徒、名校进修等方式的培训。在培训方式上,对于新教师和普通教师,城市学校主要采取校本培训,农村学校主要采取学区培训,对于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由县(区)教育局负责培养;由市统一实施“人民教育家培养计划”,培养并命名一批具有较强引领能力的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和造就一批教育名家。与港澳和国内名牌师范高校合作,新建2-3个校长、班主任、教师培训基地,推进惠州市“名校长工作室”、“名教师工作室”和“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继续完善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制度。推动技工学校“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惠州学院要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注意从海归人才中引进高水平创新团队,市商贸旅游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市卫生高级职业技术学校要加大拔尖人才的引进力度,为升格为高等专科学校筹备人才。

4、积极探索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改革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体制、机制的状态决定着教育事业发展与社会经济的适应性,影响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教育体系的活力和学生培养的质量。惠州教育“十二五”期间的发展,仍然要依靠体制、机制的创新来推动。

深化教育投入体制与办学体制改革。建立更加完善的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实现各级财政总支出的教育投入比例达标,力争2012年达到22%以上,2015年达到24%以上;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逐年提高,中小学教师待遇在实现“两相当”的基础上,实现常态增长,教育财政投入不断增加。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共同参与、公办和民办学校同时并举、公平竞争、协调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格局。探索名校办民校,公办民助、民办公助、委托管理、兼并重组等办学模式和运作方式。鼓励依托企业集团、大型企业和职业院校组建并办好职业教育集团。积极扶持民办教育的发展,把民办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落实民办教育的“国民待遇”及其在规划、用地、建设、税费、师资等方面的扶持与优惠政策,办出一批高水平的示范性民办学校,市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资助民办学校发展。着力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办学。要加快推进市技师学院与国内外院校和知名企业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面的交流和合作,探索国际合作、校校合作和校企合作育人的新模式。积极推进惠州市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基地和惠州台胞子弟全日制寄宿学校建设。

深化教育管理体制与城乡均衡发展机制改革。要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以县(区)为主的管理责任,要完善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要转变行政管理职能,从直接管理向服务管理转变。建立新型的政校关系。政府要按照教育规律管教育,学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办教育,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促进办学质量与效益的提高。健全完善教育服务厅和服务热线功能,做好网络问政工作,落实教育优质服务工程的各项承诺。深入开展学校大部制改革试验,积极探索校长职级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实行校务会议等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引导社区和有关专业人士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发挥企业参与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作用,建立中等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机制。深化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机制改革。建立“县(镇)管校用”农村教师统配统管统调的人事管理体制,形成校长、优秀教师刚性流动机制,建立农村师资定向培养制度、新教师录用需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的机制。积极实行“大学区名校托管”和学校规范化流程管理,建立符合新课程理念、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中小学学生学业质量监测体系。优质普通高中均衡招生机制进一步完善,到2015年计划内招生指标的60%以上均衡分配到辖区内初中学校,形成特长生招生的统筹机制。

深化教师管理制度和学校安全后勤服务保障体制改革。完善教师聘任制度,建立教师退出机制,扩大学校的选人用人自主权优化师资均衡配置机制,开展教师刚性流动试点,实行骨干教师巡教制度。推进义务教育绩效工资改革,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功能。全市教职员工体检纳入公务员健康体检范围。进一步落实校园安全管理责任制,开展人生安全教育和防灾避险教育,实施应急演练,加强各级安全管理队伍建设,保障师生安全。改革校园后勤服务体制,加强资源整合,转变经营管理方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建立集团式、集群式、集约化的学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实现学校安保工作统一配置、学生食堂专业经营、原料采购品牌化和校园小店超市化的格局。

5、大力增强高教、职教服务区域发展能力

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直接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市中担负重要责任,必须加快惠州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

要加快高等教育发展,实现规模、质量、效益的大跨越,尽快缩小与珠三角高教发达的兄弟市之间的差距。把惠州学院打造成省内高水平、有特色的地方院校,使之成为惠州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要加大对惠州学院的政策支持力度,做到办事优先、享受政策优先、经费安排优先、人才安置优先、毕业生就业优先。支持惠州学院优先参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建立“产学研用”研发中心,承担重大科技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积极鼓励惠州学院与行业、企业联合研发,从而提升惠州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惠州学院要全面提高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积极探索高水平研究型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努力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重点学科、名牌专业和精品课程。适时调整学科和专业,增强服务惠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实力。2015年,惠州学院全日制本科在校生要达到2万人,力争成为省内一流、国内先进的地方院校。支持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做大做强,努力提升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要积极扶持惠州商贸旅游、卫生等中职学校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层次,力争建成行业性高等专科职业院校。发展电大教育,加强内涵建设,完善服务功能,惠州电视大学力争实现“进入全省乃至全国电大先进行列”的目标,充分发挥电大在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作用,使之成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撑。新建珠江电影学院。新建职业技术学院3所。引进1所国内知名大学在惠州办分校。

大力发展壮大职业技术教育,调整优化结构,加快资源整合步伐,实行中职与高职专业对接试点,进一步完善从中等职业教育到高等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体系。2012年,全市中职在校学生总数超过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形成“中职新城”、江北技工教育产业带和马安民办教育产业带三大职教基地,成为珠三角地区高端技能人才培养重要基地。2012年,市商贸旅游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市卫生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建成并投入使用,两校在校生达到2.4万人以上。加强职业教育综合素质建设,着力支持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中职学校成为市的职教骨干学校。2013年,至少新建成1-2所“省重”以上的中等职业学校。2015年,建成2—4所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2所国家级示范性技工学校。制定推动校企合作的政策,建立校企合作共同体,创新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的合作机制。加大对民办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职业教育。探索完善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紧密结合的办学模式以及“四环对接”模式,着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技能人才。加快技工教育发展,2013年,全市技工学校在校生规模超过2.3万人;要倾力建设好hbs红宝石平台登录址,2015年,形成约1万在校生,年培训5000人的培养能力。

6、加快普及政府主导的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加快学前教育的发展,对实现惠州教育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各级(区)政府要有明确的责任意识,积极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新增教育经费要向学前教育倾斜,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要占合理比例,并且逐年提高。2011至2013年,市财政将按省补助标准的一定比例予以配套,支持我市规范化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建设;支持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制订《幼儿园规范建设标准》、《幼儿园规范管理标准》,指导幼儿园的发展。要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探索多种公办办园模式,在市区和县城所在地,新建或改扩建一批标准化公办幼儿园;重点支持各山区县的乡镇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富余校舍、师资和社会资源,建设中心幼儿园;采取大村独办、小村联办的方式,加快农村幼儿园发展。县(区)探索采用政府购买学前教育服务等途径,鼓励和扶持民办学前教育的发展。建立幼儿园办学考评和奖励机制,推动幼儿园等级评估工作,积极培育示范性幼儿园。建立县(区)儿童早期教育指导中心,开展0-3岁儿童早期教育服务。实施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工程,规范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管理;大力拓宽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渠道,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体系;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待遇,维护幼儿教师合法权益。

7、深入实施全方位的素质教育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素质教育的实施关乎公民素质的培养和社会文明建设,与惠州建设自主创新型城市关系密切。

以提升学生素质为取向,深化教育教学课程改革。把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生理心理素质、创新审美素质作为教育、教学和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取向。教育教学科研机构与学校紧密配合,探索、形成和推广能有效提高学生素质的不同层次学校的课程体系、课堂教学模式和策略,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促进教学改革。探索建立《惠州市学生素质发展评价标准》,构建全素质领域的评价机制。开展素质教育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创建一批德育、体育、美育和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加大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力度,适当引进市外优秀课程和教学资源,加大“生本教育”实验的广度和强度,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因材施教,学为主体,全面发展、弘扬个性。提高学校活动和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小学阶段教学要注重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初中和普通高中实施有效教学、分层教学,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课程教学改革,突出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

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继续深化完善“四体系三平台两网络一评估”的学校德育模式,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义务教育阶段以养成教育和法制教育为重点,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法制意识和社会规范;高中阶段以公民教育为重点,强化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突出民族精神、惠州精神、法制精神、人文精神和时代精神等主题,培养学生成为社会合格公民,把这些作为学校德育最核心的东西。

强化学生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教育科研机构要与各级学校密切配合,探索从幼儿园到高中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方法和途径。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和社会实践,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教学内容要向学生的现实和生活实际开放,教学方法上要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提倡以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模式,通过各种活动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塑造创新人格。

注重生理心理素质教育。开展“阳光学校”活动,注重城乡体育、卫生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体化实施,心理健康课程和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增强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调控自我、悦纳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养成良好心理素质。建立学生生理心理健康档案,关注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努力培养拥有健康体质、阳光心态的阳光儿童、阳光少年,为青少年的幸福一生奠定坚实基础。各级各类学校要通过课程、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生命教育,使学生增强安全生活、珍惜生命的意识和技能。

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配合“文化惠州”的建设,依托较好的美术教育基础,积极开展以美术教育为核心的审美教育,各级学校要开齐开足美术、音乐课程,通过全镇小学和片区初中内教师跨校上课解决美育师资不足问题,通过适当集中培训的方式提高农村美育教师的教学质量,使我市学校以美术教育为核心的审美教育的广泛性、普及性得到提高,一体化提升城乡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优化惠州城乡审美教育的格调和品位。

8、有效实施“科研兴教(校)”战略

实施“科研促教,科研兴校”战略是惠州教育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教育科研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推动力和区域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创设科研教研工作机构和常规工作机制。加大推进教研科研工作力度,力争科研教研总体水平在“十二五”结束时位居全省前列。建立市、县区教育专家工作室,聘请省内外专家学者,负责引领和指导市、县区教育科研的规划与实施。分学科聘请省内外一流名师担任客座首席学科专家,负责指导市、县区教学研究,培育学科教学科研团队。实行城乡学校教研联盟活动制度,成立片区内小学教研和初中学校教研两个联盟组织,城市优质学校为教研联盟龙头学校,在县(区)教研室统一指导下开展教研活动,使乡村学校广大教师有更多参加教研活动的机会。制订和实施市、县区两级“教育教学优秀成果奖励计划”,奖励国家、省、市教研科研立项和获奖教师,不断扩大教研科研的影响力。

实现市、县区级教研科研常态化运作。进一步完善教研科研运作与管理机制,实现立项、评审、管理和评奖的制度化和常态化运作。试行市、县(区)级重大教育教学科研项目招标制度,设立教研科研专项经费,综合运用规划、立项和拨款等手段,加大培育市级优质教育教学科研项目的力度。注重教师教研科研能力培训,开展多层多样的展示和竞赛活动。重视组织小课题研究和校本教研科研活动,切实提高教研教科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教研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积极打造市、县区两级教研科研信息化管理平台。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优势,实现教研科研的动态化和信息化管理。广泛采集市内外优秀课程与教学资源,大力构建市、县区两级课程与教学资源库,实现优秀教育教学和教研科研成果资源共享。

积极打造教研科研基地和团队。制订和实施“创建教研科研基地计划”,积极推进市、县(区)两级各类教研科研基地建设。鼓励校本教研和学区教研,推动科研校际和大学区间交流,加大研究成果推广力度,切实提升教师教研科研能力。尝试推行“优秀科组建设计划”,着力培育教研科研团队。结合市、县(区)两级教研科研立项以及教育特色和品牌创建活动,大力推进“优秀科组”建设,按层次、分学科培育优秀教研科研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