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1 2 3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制造工程系/ 系部新闻

全国第一!看“00后”惠州小将们的台下功夫!这些技能、绝活太酷啦

发布者: 制造工程系     发布时间:2023-12-07    浏览次数:1183  

刚刚结束的

全国第五届智能制造应用技术大赛

来自hbs红宝石平台登录址的钟杨科、郑文聪

代表广东参加该赛事

仪器仪表制造工赛项

取得全国第一名好成绩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
我就加入了集训队


走进学校的集训室,俨然就像走进企业车间工厂,琳琅满目的仪器仪表、机器设备,排列整齐的电脑......两位男孩在一排排仪器仪表前专心作业,安装电路,控制液体流量,监测液体压力压强......


说起最初加入集训队时,钟杨科说,“以前只是在电视上才会看到的那些机器、设备,学校的集训室不仅看得见还摸得着,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就来了。”



2021年3月,2021级新生正式进入hbs红宝石平台登录址集训队,每天从早上7点到晚上12点,时间长、强度大......


“刚来的时候不适应集训队的训练强度,曾一度想过要退缩。老师不断鼓励我们坚持下去。”郑文聪说起刚进入集训队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刚进来的时候理论知识薄弱,他们非常认真学习,有时遇到问题要琢磨很久,有时会一直讨论到深夜。哪怕是回去宿舍了,有一点思路还会半夜跑回集训室进行操作,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教练观贵泉老师看着他们一路成长,也表示很欣慰。



2022年我们参加了全国人工智能大赛,但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在那一次之后,我们对荣誉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俩下定决心,一定要站上最高领奖台。


也就是在那时,他们种下了梦想的种子。







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
夺金


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是我国面向智能制造领域举办的级别最高、规模最大、参赛范围最广的赛事。仪器仪表项目主要是对仪器进行组装、维修、调试,以保证其性能的稳定和功能的使用。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有条不紊在精密的仪器上完成每一项指令。


经过两年多的训练,钟杨科、郑文聪此次参赛,只有一个目标:夺金!


长时间的训练,钟杨科和郑文聪也曾感到疲惫,但每次训练结束离开集训室,总会看到一面墙,墙上展示着历年来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的学长们拿着奖杯的照片,他们又更加坚定夺金的目标。



比赛过程中,考验的不仅仅是日常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更为重要的是沉着冷静的心态。在赛场上需要跟其他参赛队伍抢时间、拼速度、竞技术、比精准!


在大赛过程中,面对陌生的环境、设备、系统,这让两位男孩心里咯噔一声。在比赛环节中电路组装还比较顺利,但是到了调试环节遇到了较大的困难。因为参赛系统与平时训练的差别比较大,稍有不注意,调试的比值就会有偏差。他们俩沉住气、冷静分析,最终还是顺利完成了系统调试。


全国第五届智能制造应用技术大赛比赛现场


这也得益于平时大量的练习和积累,尽管内容不完全相同,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掌握了其中的核心要义,抓住核心就能把难题拿下。他们的表现也得到了在场评委的认可。


这一次,在全国的赛场上登上领奖台,为荣誉而战!“那一刻,我们觉得一切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经历了这次赛事也明白了:不是因为有了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因为坚持才能希望。


钟杨科(右六)、郑文聪(右五)

全国第五届智能制造应用技术大赛领奖现场







现在的我们
将要重新出发


“获得全国第一名,站上我梦想的舞台,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力量,更多是学校的给予的物质、技术保障,教练的教学与鼓励,让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能心无旁骛专心训练。”说起获奖感受时钟杨科还是一脸兴奋。


说到接下来的安排,郑文聪说,“这些天回到学校也是跟往常一样训练,重新出发,备战其他赛事。不过,我们也还有额外任务,要将我们的经验传授给我们的学弟学妹,让他们少走点弯路。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也是对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智力支撑。


“任何时候中国都不能缺少制造业”“我常说两个必保,一个是粮食饭碗中国必须端牢,再一个制造业必须筑牢”……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再就制造业发展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强调了制造业的极端重要性。兔年首个工作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为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描绘奋进蓝图。惠州坚持“制造业当家”,打造更具核心竞争力的“2+1”现代产业集群。


风起扬帆正当时。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跨越离不开大国工匠。一大批的优秀青年人才不断涌现,全国技术能手、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可再生能源项目冠军陈智勇,全国技术能手、国赛一等奖刘思雨......他们立足自身专业,苦练技能,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亮。


重新出发

这或许就是他们

最坚定的回答



-END-

本文由惠州青年原创